一个月前曾经很期待无极。
那时候,某本偶喜欢了8年的电影杂志刊登了详细的访谈,从导演、制片到摄影、录音、服装、演员甚至某群众演员代表都说了几句,并且连杂志作者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。偶,发誓,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。
然后就是成都的试映活动。不知道为什么选成都作为试映地点?成都人难道公认的厚道?要不为什么试映后喝彩声一片?反对声少到可以忽略不计?
一个月后公映,观众的评论刚好与试映相反!天哪,这是怎么了。偶更想去影院看了。看到某院线经理在叫嚣:“评论反差越大,越吸引观众进影院……”。偶鄙视其为人,但是偶坚持进影院,不看DVD。
偶去了上海,进了XX影都,以表达偶对国产电影的支持。所谓的大师,在偶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。下午2点钟,60元的票价。影院里仅有8人,前排的两位mm还带了大包XXX的外卖。好好,你们吃,只要你们不笑就好!
偶最恨在不该笑场时笑场的人,也许那不是你们的错。在偶看来,那是该哭的。
搭片广告居然是李小宇同学的手机广告,完整版,不是电视上的剪辑版。她一出场,偶眼前一晕……想不到,这是偶60元花的最值得之处……
然后就是无极,总之是没什么趣的一部片子,还不如风月,也不如和你在一起。
没有令人感动的情节,服装倒是红红绿绿的很漂亮。特技效果差。看来亚洲人真是在CG特技方面不擅长。且不说特技效果的质量粗糙得如同学生作业,另一方面特技的想象力更是少得可怜。光是一个饼掉进水里的镜头就差不多30秒,合多少美金呀?
角色的性格经不起推敲,与各自的对白、行动严重脱节。如果影片的后三分之一每个角色删掉20句话(本来想打“10句”,想来不够)的话,可能效果好一点。也许陈导、编剧“更”了吧,怎么罗罗嗦嗦的写那么多对白,连开始不讲话的鬼狼最后也跟着废话起来了。
别低估国内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力与鉴赏力。没吃过猪肉可见过很多猪跑。国内的牒源比影片原产地都敏锐的多、丰富的多;效果差、字幕差倒是锻炼出一批熟读电影语言、透过特效表象看“真”电影的观众。您虽国际“著”名,但是您可别瞧不起国内观众。
最可悲的是,前两天某娱乐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时说:“很多观众还没看无极是因为票脱销,买不到……”。Orz, 您不是从外星球来的吧?虽然长得蛮像外星人……怎么睁着大眼说瞎话呢你!
于是千里一片偶谨慎地选了衡山路上的一家朴实的影院,票价30元,中午12:30 的档。去得早了点,就拿起书报架上的一本XX故事(电影杂志)看了起来。封面《哈利.波特IV》,内容第一篇无极,第二篇千里,第三篇哈利。前两天刚看过另一本电影杂志,封面千里,然后内容第一篇无极,第二篇千里,第三篇哈利……
每本杂志都挺厚挺贵的,内容都相似相近的,但是宣传顺序是一样一样的啊!(>_<)o
张导维持了一贯的水准。意识大约在秋菊之下父亲母亲之上。内容不用说是赶英雄、超埋伏的。影片若是没有高仓健,就只能沦落于仅次于英雄、埋伏的另一“巨现”了。
高仓健哭了,突破了一贯的硬汉形象;但是恐怕不会与张导合作第二次了。无论有些人怎样笑、怎样啜泣,偶身边的阿姨坚定而平稳地打着小呼噜。强人……以实际行动PK国际名导,偶为阿姨投满N票……
在看片之前看了千里在丽江的首映晚会。那么多的各路大腕主持,那么多的各流歌手,横七竖八的拢在一起,在一个怪胎一般的县城中心说着些怪话。你们在圈(念“juan”)里待着、臭气相投就可以了,跑出来影响市容就不对了啊……
好多年前,霸王别姬刚获奖不久,陈导对媒体说,大意是,电影院之神圣对于他如同教堂之于教徒,电影是他的信仰。偶那时好感动。他希望国内的观众也不要丢掉这种信仰。偶也尽量实践着。现如今是他改信别的了。不过,偶要继续实践,看能走多远……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