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角与配角
第一次见到我们片子的主角罗密欧是在开拍前的最后一次讨论会上。他的长相特别,气质也很特别。当时我跟Howi给他取的绰号是“歪脸的黄秋生”。据说最具吸引力的人的共性是两侧脸对衬。而罗密欧的左眼明显斜视,附带左脸颊也不正。一头长至肩头的金发,一双大而黑的眼睛。他是法裔,长在澳洲,参演过很多舞台剧和小成本电影。
经过三天的奋战,每个人体力透支。很多人可以随时坐下就睡着,可是我却越累越失眠。轻轻推开门走到门外的栏杆前,我看到罗密欧正在吸烟。打个招呼,两人就轻声地闲聊起来。我站在他的左侧。他的脸庞始终只是微微的左转30度,陷在阴影里,但是那闪亮的左眼正明白无误的对着我。他的声音很柔和,略带沙哑。聊天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。我只记得他那看似悠闲却认真的神态,以及比夜色还深的长长的微卷的睫毛。那一刻,一切是如此的完美。
我不想赘述他的表演,我也还不够资格来评判。我看着他跟小演员一遍遍对戏,毫不抱怨嚼之如腊的三明治,跟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平等地探讨那个国家的电影,在片场他也许是唯一一个听不到发出“F”的人……这一切让我今天在异国依然怀念。他真的很迷人。
午夜12点,门外多了两个人。那是小演员Eric的父母。导演赶忙过去表达歉意,希望能够宽延半小时拍完这个场景。Eric并没有马上扑向父母,他走到我面前请求听一下自己刚刚的对白。有礼貌的小孩子总是令人难以拒绝的。我马上找出来给他听。他听完后才走向父母,拉起他们的手,跟父母说还不太累,可以再拍会儿。那对父母于是静静的席地坐在一个角落里,看着儿子在灯下的每个动作。
由于在拍摄前大家已经被告知,当着小演员的面绝不可以讲脏话、抱怨,因此有Eric的地方环境就相对文明和谐得多。这个小演员不仅没给我们一点点麻烦,反而教给我们很多……那失落已久的纯真,以及那安享他人爱护的从容。
Let’s See What Will Happen……
最后一天的拍摄在我的记忆中很模糊。它裂成细小的碎片。很多片在我还没来得及捡起、拼好的时候就已经消失无踪了。也许是我有意忘记,总之好的开场并不意味着必然有个好的结局。
当Adi在我身边咆哮起来,我才觉悟到,矛盾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积蓄到不得不发的地步。
是大家早就对三明治厌烦了?还是对导演的颐指气使逆反了?是不同种族的人们对于某些玩笑的适应性不同?也许仅仅是疲劳过度导致的神经紧张?总之最后一天里,很多人无处不“F”,彼此间筑起高墙。所有的人都是紧绷的嘴唇,阴郁的眼神。
随着时间推移,许多人平地消失了,连个招呼都没有。
Adi的脸越来越黑。突然他在我身边哇啦哇啦的大声嚷起来:
“究竟怎么回事?为什么还没拍完?我不要再继续了。我明天还要打工呢!”
Jad冲过来,也嚷道:“你要走就走,这是你的权利!”
“那我要带走我的床垫!”(Adi家离得近,床垫被征用)。
两人斗鸡似对视了几秒钟。Adi分开众人搬起自己的床垫就出了们。
Jad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气,只是挥挥手,一言不发的回到了摄影机后。
我想象着,Adi背着床垫、弯腰走在大马路上。我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。我太累了……累得睡不着,吃不下,也不能想……
片场只剩下罗密欧、导演、Howi、Maxim、Robert和我。
天不知道何时开始亮了。我们追逐着最后一片黑暗直到终于用光了最后一尺胶片。
大家默默的收拾东西。我在小里间慢慢地、机械地缠着音频线,忽然听见外面尖叫般、歇斯底里的骂声。我不想出去看看是谁在吵,他们为什么吵。收拾完毕,我走出房门,跟Howi、Robert大大的拥抱了一下。那一刻,我很想哭。
我躺在小喷泉前的草坪上,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。我极力捕捉那一丝丝的温暖,看着天上最后一缕粉红色的云,想,去咖啡店里工作前一定要先喝一大杯咖啡。
在咖啡馆里打工8小时完毕,我回到房东家。房东老爹惊呼:“我还以为你搬走了呢!哦,玛玛米娅!”
房东老妈说:“别说傻话了!Min,吃完饭快去睡一觉。可怜的孩子,都成什么样子了……”
我挑起长长的意大利面,慢慢地卷起来送进嘴里。吃着吃着,眼前就朦胧了。房东老爹一敲桌子,我的整个脸就栽进了面前的盘子里。番茄酱糊满了一脸……。
拍摄结束三天后在学院走廊里遇见了Naren。她通知我影片粗剪完毕,效果很好,希望能组织一个大烧烤Pary来庆祝一下。我当然没意见,答应负责带香肠来。
接下来,在我正准备搭车赶赴Party的时候接到组员的短信,Naren的父亲去世了,Party取消……
就是那个在墓园里跟我谈笑的老人吗?是那个为我们准备三明治的老人吗?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再接下来,在我们影片的展映仪式上见到了穿着黑衣的Naren和妈妈。除了给她们拥抱,我还能做什么?
展映完毕,不时地有组员走过来对我嘀咕,怎么会剪成这个样子,情节很晦涩,观众能明白吗?
那个午夜,我们在海边一家热狗店吃火辣的派和热狗。强劲的海风吹乱了头发。
一部片子完成,从春天也走到了夏天。
我要回国过春节,Howi要去华盛顿看姐姐,Jad将奔赴巴黎跟家人聚会……
好聚好散,原来是如此的感觉……
明年呢? Let’s see what will happen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