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-09-30

河西走廊之旅(二)


 
之爱在天水 2002年9月27-28日


昏黄色灯光照着窄窄的出站通道。寒气袭人。下车的人很少,我独自走在地下通道里。也许是急匆匆地赶回家吧,一同下车的几个人转眼都不见了。45升的背包让我常常失去平衡,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仰去,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拖着我—“回去吧,不要向前了吧!”

车站外街道上的路灯灯光灼人眼睛,明净透彻的空气里我看到一条直向南去的宽阔马路,尽头有一尊雕塑的阴影。迅速观察了四周的情形,我的左右方各有一家宾馆,右手边的就是麦积大酒店。我果断的走向那里。可惜,没有单人间了,只好在三人间里凑合一夜。凌晨两点敲开房门扰人清梦实在是心里不安。和衣躺下,想到还要预订去敦煌的车票,心中惶惶,又无法踏实的睡一夜了。很早醒来,尽量不惊动其他人,我到总台询问车票的事。幸运的是已经有了单人间,而且酒店里有售票的柜台。马上换了房间,洗漱后赶往车站的售票窗口。窗口里果然没有卧铺票,但售票员提示我去问他们的主任。我摸到主任室,前去对主任说:“我是电视台的,不知能不能弄一张到敦煌的卧铺票?”主任象征性的推托了一下,开给我一张标明车次的小纸片,要我到麦积酒店去拿票。想不到呀想不到!半小时后一张卧铺下铺票已经好好的藏在我的钱包里了。

酒店门口有406路公交车,终点就是麦积山风景区,票价4.6元。9点钟我坐上公交,目的地—麦积山石窟。

车子驶出市区,在黄土路上行驶。天那么蓝。路边的田地里黄绿斑驳,有农民在劳作。稍远一点的地方不时有绵延一公里左右的小山,海拔也不高,没有超过300米的,全部是土黄色的崖壁,只在山脊及山尖上有一簇苍苍的绿色。车子穿过一座小镇。镇子里人口兴旺,沿着窄窄的路两边尽是各种小摊,买菜、买凉皮、买肉、买锅盔、磨刀、弹棉花的等等。两边的房子也是有翘翘的檐、刻花的枋、灰色的仰瓦的。街上的人们穿着朴实,女人们多带有金耳环、镯子、项链。

一小时的车行,车子到达终点。我沿着柏油的车道继续向上走了有5分钟的样子,转过一道弯,就看到了左首150多米高的崖壁,以及崖壁上的三尊泥塑大佛像和曲折层叠的栈道。

那天到石窟参观的人不多,据导游讲“极少有人这样少的时候”。正中我下怀,在密密匝匝的人群中是不会有这样的际遇和这样的心情的。我一个人,享受着十几位导游员的服务。其实,我是一个没留神成了这些实习生们的试验品了。参观了十几个“特窟”,我可以细致、自在的边听讲解、边细细观察;也可以随时提问,互相交谈;还可以爬上高高的木梯,在一米的距离之内细细欣赏历经千年的壁画、薄肉浅泥塑的飞天;可以鼻子紧贴着塑像看那曹衣出水的风姿;还可以独自驻足于释迦牟尼父子相见的塑像前静静感受。像我,一个非专业的、只是散乱得懂些历史知识、美学皮毛的人,能够在这些经历千年的文明精粹面前表达我的尊重,并为之深深感动,是多么神奇的际遇。

告别导游们,我独自站在最高的七佛阁处凭栏远眺。明澈的蓝天下对面山头上的树叶红得灿烂、黄得灼热。苍翠的草坡舒缓的伸展至这边的崖下。第一次欣赏到这样的秋色,第一次为自己出生在深秋而骄傲。“秋山明净如妆”。这种透彻让我的感情也变的直接起来,想亲近它,仿佛已经相知很久,不必言语也一样能够深深了解—了解那跋涉千里、穿越千年来相见的必然。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