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3-25

Office 风情画

很多人所处的office据说充满了明争暗斗、充满了压抑或者仇恨——
谢天谢地,
我待过的地方不是——
或者如同曾经的同事对我说,
是你自己的出世态度,让你不在意这些……

我承认,我一贯认为,享受都来不及、何苦要分散精力到哪些小狗小猫的事情上呢?


所以特开辟“Office 风情画”,记下办公室里可爱的事情。

2009-03-14

Yes Kirenenko,No Putin!


















 

http://www.mtvjapan.com/usavich/about.html

《监狱兔》或者《普京兔和基里连科兔的监狱生活》

最近一些朋友推荐我的动画片——不好意思——其实我一直在看,都看到第30集了……

建议没看过的一定看看,非常的逗笑——就算在最郁闷的PPM前,看它都能让我笑喷。


片子里藏着很多代码:

比 如普京兔是个性温和又有点呆的男兔子,是个乐天派的男兔子,但经常卷入一些奇怪的纠纷,本来是个工人,由于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因酒醉而休息一天,因而被标签 为资本主义者而获刑3年,实为一良好市民。爱跳扭屁屁舞,工作效率与维修技巧异常出色。在片中超喜欢跳哈萨克舞,常常被监狱的门欺负。

你当然知道“普京”是什么调性


比如基里连科兔原本是一对双胞胎且是黑手党老大,但被组织背叛而被炸碎,之后组装在一起(无语- -!)

变成独子,平时安静,但一旦遇事不顺就会天赋神力,变成刀枪不入的神兔,无视普京的存在。片中只要被惹火就会露出凶狠表情,且身体刀枪不入是个不死之身招牌动作就是躺在床上看球鞋杂志。


你还记得“基里连科”吧?那个投靠英国的前俄间谍,被下克格勃下了铊毒、在医院里受了好久折磨才死、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个。


所以用心看看,还有更多好玩的……


其实,我看这个片子,最大的感想就是:还是强悍的家伙解决问题比较有时效性,好人只是被“抽抽抽”,除非自己能不停的跳哈萨克舞自娱自乐。

2009-03-12

破题

最近在忙的片子很有挑战——来自于公司内部混乱的管理。
客户比我们还有职业道德,这真让人有些伤感。
下午去上海分部,见到了外调到此的同事,也见到了一直MSN上聊却没见真人的小朋友。
小朋友们对我很亲热……
聊起来他们正在服务的客户,小朋友说:“客户蹂躏我们越来越顺手了……嗯,那就随便玩玩吧,哈!”
这句话让我开心到现在。
那就“随便玩玩吧”……

2009-03-01

云贵补记

1. 开始习惯发彩信照片了,发给家人朋友和同事。
同样的照片,同事朋友说:“哈哈,山贼(大脸贼、大盗贼)啊~”
爸妈说:“敏敏,你在哪儿?安不安全?”
反应大不同哦~

2. 一路的风景让我心存感激:感谢很多人和事,三十年的人生让我当下可以如此记录和思考。
更加明白“祖国”的概念对我意味着什么。拥有这个概念并且可以明确感知和回应,是幸运的,尤其是跟断了根的新移民、没有根的台湾人或者一直耿耿于怀“中国人”身份的相比。
这真是非常私人的深沉情感。

3.纵然小陶哥一路叮嘱:云南人比贵州人好,不可随意与之搭讪。我还是用微笑和低调来沟通。
有人主动开聊,对我不设防备(对于我这种天蝎来说,直觉是生存的原因),送我糍粑尝,对我拍照嗔怪——我都可以开心以笑应对,谦虚作答。
真是非常喜欢他们。

4.在给小陶哥的名片上特别写道“我是山东人”。十分的搞笑。

5.旅途上的风景,从来不曾让我失望过。

6. 我是常常做梦的人。
梦境往往昏暗,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陌生建筑、陌生面孔。也会梦见翡翠色的大海,金色的沙滩等等,但毕竟少数。
常常在旅途中将梦境还原:啊,这里我曾经梦见过啊……
一旦如此,梦境就散了,不再时时出现在脑海,如同一个谜题解开。
噩梦就不必还原了吧,即使一直记着也没关系。
反正说出来就不灵了,对吧?

我喜欢昆明 20090218

早上很早就醒来。
我下楼到庭院里溜达。看每一株山茶、白玉兰。

没去叫同事,自己吃了饵丝,有点辣,但是肥肉丁真是美到“性感”哈……只是很不好意思得剩了许多,现在的胃可无法消受了。
去金版纳买了一粒“路路通”,没用金链穿,还是用了喜欢的墨绿丝线,想着这东西应该配皮绳的。有点想北京了……

打车去民族博物馆,还没进门迎头碰上了纪念品店的店主,双方都怔了一秒钟。
她还在!模糊的记忆立刻还原。
我在店里转转,另外只有一对老夫妇。
店主回来,我上前问:“还记得我吗?我六年前来过的……”
“啊!怪不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啊……”

我现在是这样表达自己的——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人,我是不吝主动、耐心的。

这是开头,接下去的三个小时里,我们从瓦猫,到民间手工艺,到手艺人,到民生,到各自的生活经历,到纪录片……
直到同事电话催我,才不得不走。

能这样跟她交流真是开心。
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,安安稳稳,不逐俗流,不讲道学,跟布朗族的丈夫游历村寨、乡间。懂得思考,有见识,有知识分子的清高,也了解世俗的忧伤。我真是喜欢!
与她的交谈激起了强烈拍摄纪录影像的冲动。许多切入点在脑子里纷至沓来。如何让这冲动保持,是该好好考虑的。
该好好珍惜这许久未有的创作冲动了!

中午与当地经销商吃饭,去茶市。
喝哈尼族大姐泡的生茶、熟茶、彝枝花、月光白……没喝到茶醉……
好舒服啊!

晚上回到北京,从零上20度到了零下四度,没感觉。
洗了两大盆衣服。
一夜失眠……

清早外面昏暗,传来大声用铁器刮地面的声音。

我跳起来准备发脾气,

拉开窗帘,却看到了北京的大雪……

云贵拍摄 20090217

早上拉开窗帘,看到灰色浓雾笼罩。
吃早饭时商量,索性让陶哥洗车加气,我们去找前期联络过的访谈对象。
拿脚量过整座城,嗯,城真的很小。
沿山而上的菜市场很有趣。
一个大姐对着我的镜头嗔怪:“你拍啥子吆!”
虽然陶哥都说,不要跟当地人搭讪,贵州人可不像云南人啊……
可我就是笑嘻嘻的东看西看,也没人对我不友好哈

最后我决定返回酒店,就拍我们住宿旅馆的老板娘和服务员小妹妹!
老板娘就是一句话:“我不会拍啊,我不会拍啊!”
结果我还是把她给搞定了!

最后再跟车上山拍一遍,这次我坐在没有安全带的后座。
陶哥给我系上了专业赛车手头盔。结果头盔撞得咚咚山响。
下山时还顺道拍了司机的侧面特写、换挡、打方向盘的动作。
我中途下车到下一个弯道处,拍了车子的过弯和车轮特写。结果尘土差点没呛死我!

拍摄完成!可以回昆明了!我们三个开心极了!
陶哥连声说:“车子今天可争气了!”

在加油站附近又“化”来一块糍粑,怎么是咸的呢?
我这化缘的本事又见长了……

几天的相处跟小陶哥结成无话不谈的哥们儿了。尤其是谈起车子来,更是让我佩服。
他居然可以在近50度的坡上不用手刹,左脚刹车右脚油门,左躲右闪开到40!
但是我就是感觉很安心,一点都没害怕。

强忍饥饿,一直到下午3点在富源吃午饭,就是为了再吃一次宣威火腿……

回程的路途颇沉默。同事在后座睡着了——可怜,这几天估计也没睡好!
再次穿过一条条长长的隧道,好像怎么都穿不完。路边的农田、村庄和山花,好像怎么都看不完。
但是心里隐隐约约,这段旅程迟早结束。
阳光渐渐温和成金色,在发动机的轰鸣中,我一次次哼着“旅行的意义”,好像怎么都停不了……

谁能有这样的经历呢?一生一次的……

即便是再次来到这里,我也只能坐在导演身旁,看监视器了……

在大理东苑的房间里泡澡,读《风光大理》——
“南诏和大理国,并肩唐宋,500年同行于中原文化,它的来去很简洁:南诏254年,征伐立国,打下阔大疆土。至于宋,大理国用梵音经卷掩藏刀戈,351年间只问生活,不再烽烟。这样一战一和的王朝,去的时候竟潇洒得连一声叹息都不曾留下。”

“成,住,坏,空”,五百年!

云贵拍摄 20090216

早上8点30分出发。
前面三个小时大家话都少。陶哥和同事不停的吸烟。
路过石林岔口、路过马龙收费处。
直到过了昨天的停车带,大家才又开始说笑了……
心其实一直提着。

这次的拍摄并不是我这边主导,所以拍摄地、访谈对象的选定都是由事件活动部同事负责。
估计是马上要拍了,某个老总一拍脑袋,说就让著名“毛片制片”来拍吧!省钱!
我就这么着飞到了千里之外,一路折腾……
同事居然不知道拍摄地的具体位置。到了云南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城——富源,我马上先找新华书店去买地图。

富源是个煤矿区,目之所及,即使有强烈的日光,也都是乌乎乎的。小城没看出来规划过,就那么沿着矿山狭长的排开。

从地图来看,出“胜景关”到晴隆还有大约3小时的路程。所以之前同事“全程3小时”的估计差别很大——以后收集资料的事儿还是自己来吧——毕竟这样的拍摄也不能把自己完全交给首次出差的小菜鸟啊!

在司机熟悉的小饭馆里吃到了“宣威火腿”——那种“糠”的香味和入口即化的肥肉让我连声叹息。陶哥是正宗宣威宏村人,只给这样的火腿打60分……最好的火腿看不出来,只能靠尝。一般在木结构老屋里面(恒温恒湿)晾制,瘦肉颜色红润的为上品,可以生吃。
估计削薄后能媲美帕尔玛火腿——让人向往啊!

胜景关在云贵边界。从此处苍茫庞大的山脉,进入独山丛立的贵州。
一路山花灿烂,烟雾锦霞一般。还有耀眼娇黄的油菜花。以红土为底,大片的蚕豆田里也开着白色的小花。

穿过大约十几条隧道后上了省道。省道状况也不错,只是越走越进了山里,小镇、村落都坐落在坡底或山顶。
晴隆小城地形很复杂,以一块巨大的“3G”广告牌为中心辐射出三条路,而路又在外围衔接,构成圆圈。
也是铁矿煤矿区,卫生、交通很糟糕。运矿石的大货车让小城很呛人,还有多条路在修。
街上传民族服装的女人很多,奇怪的是男人都穿的很普通。

前期联络的旅馆和访谈对象在云山雾罩里。唯一一家像样干净的酒店价格贵的要命。
我们先住进一家小旅馆,然后马上上山。

从小岔口拐上“二十四道拐”——有石碑证明。
这条路依然维持着60年前的样子,完全土石构筑,路基仍然坚实。
车轮轧过地面,发出咆哮——越野车的感觉出来了!
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开始拍,头三个弯道根本晃得找不到取景窗。车速居然是80?!
手扶稳,脚打横支撑。取景窗撞得眼眶很痛!
后面的同事吱哇乱叫……

五分钟到了山顶,赶紧解开安全带跳下车子,这时才感觉头麻木得厉害。
看到同事煞白的脸色,估计我的也一样。

陶哥说我们是太紧张了。
没错,不过我觉得很刺激!

车子停在一家人门口,夫妻二人正在收拾刚宰好的羊。3岁左右的儿子骑在小树上看。苍蝇乱飞。
我拿出相机,惊得女主人叫起来,躲进房间。隔一会儿她出来,身后又跟了一个小男孩,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一个……
这边的家庭大多三四个小孩。

下午三点的天光正好,我们问到拍大全景的观景台,就马上向那边赶。
观景台是绕到山背后,再驶上对面的大山才得到。从那里看到了“二十四道拐”的全貌,果然气势非凡。
架好机器拍了几条摇镜,发现画面不够透——山谷里全是雾蒙蒙一片,应该是灰尘的问题。
只得在山上边聊天边等。陶哥开车到山脚下,等我们的招呼再开上山。

到了6点钟,光线减弱,太阳投下的影子上到第三道拐了,还是不够透明,估计也没有变好的可能了。
于是开拍!
看着那个小黄点在夕阳里闪着光,溅起隐隐的尘土飞扬……

晚上在旅馆的房间给电池充电、看白天拍到的素材。
窗外的马路非常吵,大货车一夜不停。
我做了噩梦,死老鼠、污水……醒来也很不爽!

云贵拍摄 20090215

最近一直忙新的片子,现在才整理笔记……

Feb 15 2009

写字的当下,在云南曲靖高速路上的某处临时停车带。
阳光照射非常强烈。所触及的一切金属物皆烫手,唯有阵阵凉风吹过瞬间觉得舒服。

14日清早8点35分的飞机,3小时30分后抵达昆明——距离上次到来已经有整整6年……
此次是公差性质,拍摄提案用的X9越野车视频。拍摄地为云贵交界处的晴隆。
当地有处“二十四道拐”。
所以当紧急通知我出差的时候我并没有发脾气,因为这个地段对于我是心仪已久的——
抗战时滇缅公路(史迪威公路)最著名的一段!

嗯,自从看过《大国之魂》以后,对于抗战时云南境内战况之惨烈有了很深印象。
在云贵开工路,大部分用人力,是挑战“愚公移山”的。
现在居然有机会亲赴现场,心中实在是“窃喜”。

随身带了大量的棉T恤、袜子。穿了冲锋衣和高腰靴子。想不到这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。
冲锋衣是我第一件专业户外衣服,正是6年前在昆明买的。上雪山去澳洲一路相随。
这次特意穿了来的。

抵达当日中午,我们听从出租车司机的话,在十里长街上一家“新平土菜”吃到了相当美味的吊炉烤腊肉和咸蛋剁椒。

随后约见了跟我们一起拍摄的司机陶小哥(现在以我的高龄,出差合作的都是小朋友了!),看到了即将拍摄的车子。
车子03-05年属于云南冈中健(日本音同“龙”)车队,车身贴了大量的赞助商标,半敞篷帆布加盖,“越野”血统十分明显,曾经参加过多次越野赛事。
我们的拍摄地对于陶哥也陌生,因此正在对车子进行大检修——最重要的是更换四个轮胎和避震器。

下午入住云南省高院的内部宾馆,环境清净,花木茂密清香。

西部与东部的时差还是很明显的。大把的午后晚间时光,跟同事一起去了滇池边、晚上在金马碧鸡坊吃晚饭。
估计是辣椒吃多了,我的肠胃非常不舒服。在一条巷子里一家人特多菜特便宜的小馆子匆匆吃饭即返回宾馆。
吃过药后感觉稍好,去泡了温泉并推拿了一下——背包里的脚架和摄影机让我的肩背非常不舒服。
当晚睡得不错。不过同事加班到两点。

吃过早饭与司机汇合,一路闲聊出城市上昆靖高速。
三小时后,车子的离合器坏了。维修配件据说4小时后到。
跟同事沿小路去了路边小山上的村子里。

白色山花丛中有两户人家。房子是砖木混合,飞檐白墙黑顶。
刚进到晒了草干的场院里,两只狗先后站起来狂吠。
一个男孩应声开门出来喝住。随后他的母亲也端着饭碗出来了。
方言听起来稍有障碍,但是领会没问题。在她的邀请下我们进了略显昏暗的正屋。

地下一张八仙桌,围坐着爷爷、爸爸、妈妈和男孩。缺少奶奶——估计这是大门对联用素绿色底的原因。
他们落落大方,让我们这不速之客没觉得尴尬。
我们坐在门口处的草墩儿上跟他们聊天。
桌上七七八八个碗,有腊肉、青菜、腌菜等。
里面屋子里面的木栏杆后有两匹马。
这是很典型的西南木杆栏式民居。
据说家里养了两匹马、两头牛、若干只鸡和五只猪。
一只大狸花猫走出来,在桌下的人腿间曾来曾去。狗也从门外探进头来。
告别他们,我们走进林子,走向一个水塘。
我下到水边,水非常清澈。远处飞起一对水鸟……

回到路边,小睡了一会儿,车子的配件送到。
拆拆装装,发现离合器变速铛片断掉卡住了,需要整个换掉大修,只能回昆明解决了。
结果我们乘坐送配件的车先走,陶哥挂二档于当晚9点才到昆明。
连夜大修……

返程我们的司机是经销部经理。但是他的言谈不像生意人。
一聊之下,是云南理工大毕业,跳出政府职位后下海的,让老妈至今都不理解。

真是喜欢云南人——率真、热情、可爱。

当晚换到稍便宜的“大理东苑”住宿——大理州驻昆明办事处。
想不到这栋仿“三坊一照壁”的白族民居里,有干净标准的客房,精致幽静的环境。厢房间、照壁前有大株的山茶花、玉兰和盆景、流水、木屏风。两边回廊花木扶疏,包围着几个小茶座。哎,真是好住处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