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5-14

《莎姆雷特》——意料之外的舞台剧


剧情简介:
  由导演李修国领军的业余剧团“风屏剧团”,正在巡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最《莎姆雷特》时,剧团内部爆发一连串临时换角、团员婚变、男女情仇等阴谋风波,致使舞台上的演出荒腔走板、失误连连,眼见整出戏即将惨败,剧团正朝向面临解散的悲剧命运前进,但在团员们齐心努力下,彼此捐弃成见,誓言要让这出戏有一场圆满的演出!
  终演场开始。不料,无法预知的“意外”与“错误”接踵而至,全体团员的梦想即将毁于一旦,这场“倾心尽力”却“事与愿违”的复仇演出,终于创造新的砸锅纪录!但,“风屏剧团”全体演职员仍坚持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出非常精彩的舞台剧,剧中剧。整场演出2个半小时,让我笑得前仰后合——忘记了长途旅行的劳累,忘记人生落点的苦闷,甚至忘记了舞台上的那些角色是可以勾肩搭背谈笑风生的……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屏风表演班是台湾最早的舞台剧表演团体,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台湾影响最大、经营最好的剧团之一。5月11日和12日在京的两场演出是《莎姆雷特》首演以来的第四个版本,也是第一百场和一百零一场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同事一家是从来没有看过舞台剧的,他说:“话剧我是不懂,但是这出戏让我笑得太开心了!”他十二岁的儿子更是从头笑到尾。

        我能看到导演李国修的用心——复杂的人物设置和关系,角色与演员本身的性格错位,以及笑中有悲、悲悯的情怀。还有出色成熟的舞台调度系统。但是最要命的是演员举重若轻的表演,戏剧化的癫狂、伶人的本色、人的本性以及对于观众情绪的掌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一出长寿的戏也是年轻的——各项元素不断的磨合,趋于最佳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看到网上有所谓的专家评论:这只是一场闹剧,不够资格参加“话剧百年”,演员表演过度放松,更有观众质疑舞台人物之一——寻人女子模仿《暗恋桃花源》……
以上云云让人哭笑不得!
        谁说闹剧不是舞台剧的一种?请问所谓的专家你看戏的时候笑了没有?你能够操纵观众发自内心、痛快地笑吗?
        国内的舞台剧非常狭隘,走的是先锋话剧、悲剧、大剧、历史剧,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深刻和“文艺性”。目前国内的戏剧市场之所以不景气,就是那些“专家”、“艺术家”让戏剧脱离了大众。好像戏剧是“文艺圈”、“文化人”的专有、宠物?你们真的是像疼爱小孩一样的来培育它吗?还是让它待在玻璃瓶里直到成为“死胎标本”?

        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在看戏中保持冷静,可是演员的表演到了那个“褃节儿”上让我没办法不笑!演员如郭子乾、朱德刚、黄嘉千、樊光耀……,他们是在台湾的综艺节目、剧集里常常出现的。他们没有端着自己把自己当“艺术家”,他们定自己为“伶人”、艺人,天天磨练自己。再对比《暗恋桃花源》,评论家也没办法不承认:李立群、顾宝明、肖艾、林青霞等演员版本比所谓的“大陆版”要高出N个数量级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舞台上寻人的女子模仿《暗恋》”就更加没谱了——这种人物的设置在舞台剧上应用广泛,人物可以起到提纲挈领、转场的作用。不过可以原谅,谁让我们的文艺环境是闭塞、被动的呢!

        了解屏风表演班的历史以及作品信息以后,我可以理解李国修为什么选这出戏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头炮——毕竟喜剧信息是最容易被接受的,效果是最显而易见的。尤其作为马季先生的弟子,这出戏也是为了献给师傅。这次的表演只是开始……
百花齐放的时候到了。想不让花开也不可能了!

“请您善待这班戏子伶人,
不可怠慢。
因为他们
是这时代的缩影。”
——莎士比亚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