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5-31

随记十四

之前关于公司的种种猜测都随着一次饭局有了结果——打头儿的退出了。
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——对自己的判断力进一步肯定。虽然一直都是在劝自己:要往积极处着想,做人要讲情意(爸妈的劝告)。嘿,还是人性的深处不可变——自私,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自私。我学着容忍人的这一特质⋯⋯
无论如何,‘宁可我负天下人’的人是有的,靠脑力存活的人是有的;光说不练、纸上谈兵也是有的;不能当头儿的人是有的,即使当上头儿扶不起来的人也是有的。
只是,这是我第一次碰见这样的人。所以,还要适应一下。也许是自己太幸运了,一直以来被朋友们关照、容忍。他们都是比我无私的人儿啊!
有些人,是只能一起喝酒聊天的。
相信缘分,也相信命运⋯⋯

2007-05-18

2007年5月 甘南川北

  三星堆

2007年5月甘南川北 之 郎木寺


沐浴节前一天的辩经大会

 

广场上搭了大棚,小喇嘛们很开心

执事喇嘛

落寞地坐在屋檐下

念经是生活

活佛大人也到现场

神采飞扬

藏獒baby 的眼神也很凶悍

神秘的洞穴,五年前未能一探究竟,这次可没放过
 假期里到庙里叩长头

2007-05-17

2007年5月,甘南川北 一


旅途无聊

最畅销食品

打你丫的⋯⋯⋯⋯

有神论

无神论
 兰州

2007-05-14

《莎姆雷特》——意料之外的舞台剧


剧情简介:
  由导演李修国领军的业余剧团“风屏剧团”,正在巡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最《莎姆雷特》时,剧团内部爆发一连串临时换角、团员婚变、男女情仇等阴谋风波,致使舞台上的演出荒腔走板、失误连连,眼见整出戏即将惨败,剧团正朝向面临解散的悲剧命运前进,但在团员们齐心努力下,彼此捐弃成见,誓言要让这出戏有一场圆满的演出!
  终演场开始。不料,无法预知的“意外”与“错误”接踵而至,全体团员的梦想即将毁于一旦,这场“倾心尽力”却“事与愿违”的复仇演出,终于创造新的砸锅纪录!但,“风屏剧团”全体演职员仍坚持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出非常精彩的舞台剧,剧中剧。整场演出2个半小时,让我笑得前仰后合——忘记了长途旅行的劳累,忘记人生落点的苦闷,甚至忘记了舞台上的那些角色是可以勾肩搭背谈笑风生的……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屏风表演班是台湾最早的舞台剧表演团体,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台湾影响最大、经营最好的剧团之一。5月11日和12日在京的两场演出是《莎姆雷特》首演以来的第四个版本,也是第一百场和一百零一场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同事一家是从来没有看过舞台剧的,他说:“话剧我是不懂,但是这出戏让我笑得太开心了!”他十二岁的儿子更是从头笑到尾。

        我能看到导演李国修的用心——复杂的人物设置和关系,角色与演员本身的性格错位,以及笑中有悲、悲悯的情怀。还有出色成熟的舞台调度系统。但是最要命的是演员举重若轻的表演,戏剧化的癫狂、伶人的本色、人的本性以及对于观众情绪的掌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一出长寿的戏也是年轻的——各项元素不断的磨合,趋于最佳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看到网上有所谓的专家评论:这只是一场闹剧,不够资格参加“话剧百年”,演员表演过度放松,更有观众质疑舞台人物之一——寻人女子模仿《暗恋桃花源》……
以上云云让人哭笑不得!
        谁说闹剧不是舞台剧的一种?请问所谓的专家你看戏的时候笑了没有?你能够操纵观众发自内心、痛快地笑吗?
        国内的舞台剧非常狭隘,走的是先锋话剧、悲剧、大剧、历史剧,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深刻和“文艺性”。目前国内的戏剧市场之所以不景气,就是那些“专家”、“艺术家”让戏剧脱离了大众。好像戏剧是“文艺圈”、“文化人”的专有、宠物?你们真的是像疼爱小孩一样的来培育它吗?还是让它待在玻璃瓶里直到成为“死胎标本”?

        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在看戏中保持冷静,可是演员的表演到了那个“褃节儿”上让我没办法不笑!演员如郭子乾、朱德刚、黄嘉千、樊光耀……,他们是在台湾的综艺节目、剧集里常常出现的。他们没有端着自己把自己当“艺术家”,他们定自己为“伶人”、艺人,天天磨练自己。再对比《暗恋桃花源》,评论家也没办法不承认:李立群、顾宝明、肖艾、林青霞等演员版本比所谓的“大陆版”要高出N个数量级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舞台上寻人的女子模仿《暗恋》”就更加没谱了——这种人物的设置在舞台剧上应用广泛,人物可以起到提纲挈领、转场的作用。不过可以原谅,谁让我们的文艺环境是闭塞、被动的呢!

        了解屏风表演班的历史以及作品信息以后,我可以理解李国修为什么选这出戏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头炮——毕竟喜剧信息是最容易被接受的,效果是最显而易见的。尤其作为马季先生的弟子,这出戏也是为了献给师傅。这次的表演只是开始……
百花齐放的时候到了。想不让花开也不可能了!

“请您善待这班戏子伶人,
不可怠慢。
因为他们
是这时代的缩影。”
——莎士比亚

2007-05-11

回来了……

昨天下午到京。
出门刚好7天整……
晚上爸妈电话来,说他们一路上担心哦:看到贵州翻车、梅里雪山雪崩……我谦虚地说是因为自己的狗屎运旺盛——本来是要去贵州的,但是考虑到当地是雨季所以临时更改行程,而梅里雪山曾经去过了、看到了、当然是在干季(11-3月)。爸爸的短信一路上跟随,无非问两件事:到哪里了、吃饭了没有……哎……电话进行了1小时,最后妈妈总结性的说:“你要知道,我们是很开明的了!”
是的,爸妈,多谢你们!